-
2025-04-15
ESG与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尽管它们都旨在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但在目标、应用范围和具体实施上存在显著差异。
查看详情 >
-
2025-03-30
双碳行业有哪些价格体系?
中国价格协会双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工业及能源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双碳行业的价格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详情 >
-
2025-03-29
碳排放管理员的真实困境?
数据质量管理的挑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企业在数据收集、监测和报告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甚至造假的问题,这给碳排放管理员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压力。
查看详情 >
-
2025-03-28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区别?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尽管它们都旨在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但在目标、应用范围和具体实施上存在显著差异。
查看详情 >
-
2025-03-27
为什么全国碳市场扩围那么难?
行业复杂性与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工艺流程、数据基础等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的生产工序复杂,排放源多样,尤其是铝冶炼行业还涉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的排放。这些差异使得在制定统一的核算、核查和配额分配方法时面临较大难度。
查看详情 >
为了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安排:
1. 源网荷储时空布局和建设的系统优化
- 电源方面: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力度。鼓励光照条件好的地区使用太阳能热发电作为调峰电源。
- 电网方面: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平台和枢纽作用,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创新,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需要。
- 负荷方面:深入挖掘需求响应潜力,提高负荷侧对新能源的调节能力。
- 储能方面:研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2. 推进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
- 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加强有源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合理确定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比例要求。
- 直流配电网工程示范:鼓励相关企业探索开展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工程示范。
3. 提升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及安全高效运行技术
- 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开展新能源功率高精度预测技术研究,突破新能源发电参与电网频率/电压/惯量调节的主动支撑控制、自同步控制、宽频带振荡抑制等关键技术。
-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研发电力电子设备/集群精细化建模与高效仿真技术,更大规模和更高精度的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技术,建立智能化计算分析镜像系统。
4. 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局域深度利用和广域输送的电网体系
- 输电网络和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整体优化输电网络和电力系统运行,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输送和消纳能力。
- 跨省跨区电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跨省跨区电价形成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
- 智能配电网建设:大力推进高比例容纳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智能配电网建设,鼓励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和微电网。
5. 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动重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运行。
- 绿色电力交易: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的电力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鼓励新能源发电主体与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等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和稳定性,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信息来源:由探碳Chat合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
如何规划电网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넶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