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与主体有限: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仅限于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其他行业的企业需要待“未来条件成熟后”才能纳入。这使得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相对有限,覆盖率有待提高。

  2. 行业覆盖范围确定困难: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需要考虑必要性和难点,需要研究行业纳入的优先序。确定哪些行业应该优先纳入碳市场,以及如何逐步纳入剩下的高排放行业,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3. 制度定位不够明确: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然而,当前全国碳市场对总量控制的长期定位不够明确,各方对碳市场功能的认识也尚未统一。这可能制约了碳市场的发展进程。

  4. 相关机制不完善:扩大碳市场还需要配套的机制支持,例如,管网公平开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配套机制等。然而,目前这些配套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

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可以加强跨部门协调,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和激励,推动更多行业的参与。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碳减排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为行业扩容提供支持和保障。

【信息来源:由探碳Chat合成,请注意甄别真实性】

全国碳市场扩容有什么困难

收藏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