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双碳”工作 珠海市举行企业碳排放管理培训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7月6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珠海市2023年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培训会议,会议结合全国碳市场建设最新进程和广东碳市场行业扩容工作计划,帮助我市企业及时掌握国家和省碳交易的最新政策、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机遇,增强我市有关行业的碳排放管理能力。
据了解,广东碳市场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别于2013年底和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目前我市纳入全国碳市场有6家火力发电厂和1家企业自备电厂,纳入广东碳市场控排企业有石化、造纸、钢铁、水泥和民航五大行业8家企业,广东碳市场覆盖范围还将有序扩大,目前考虑逐步纳入碳市场的包括纺织、陶瓷、交通、数据中心四个行业。自2013年以来,我市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履约率均为100%。
培训会议上,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低碳领域专家魏爱斌、生态发展部主管工程师俞波两位专家,分别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程解读及报送操作注意事项、广东省碳交易市场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进行了系统培训。详细分析了企业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授课结束后,专家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进一步答疑解惑。
“建设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国家绿色金融体现的内在要求,碳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升级发展的机遇。”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科长黄征介绍,他建议相关企业:一是持续做好碳市场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碳市场管理,持续地做好碳市场信息报送,及时提交碳排放报告和按期完成履约工作。二是要提升碳排放数据管理质量。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三是要加强企业碳资产管理。将节能减排产生的绿色效益转化为可交易碳资产,并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绿色收益。四是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紧紧围绕我市“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控制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碳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参加此次培训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进程及广东碳市场新行业扩展趋势,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有了更清晰、系统的认识,后续将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积极参与到碳市场的建设进程中,提升企业碳排放的管理水平,助力珠海市碳排放管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探索开展广东产品碳标签试点应用,目前正在征集选取珠海特色或优势产品开展广东产品碳足迹评价,试点产品完成评价和技术评审后,将予以发放广东碳标签证书。今年内还将组织一次全市碳标签宣贯及能力建设培训会。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创建行动,强化企业碳资产管理帮扶工作,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珠海市特色产品的低碳竞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及各分局人员,全市纳入全国碳市场、广东碳市场(含新行业)重点企业以及相关有意愿了解和强化碳资产管理的企业共60余人参加培训。